全球人形機器人本體企業數量已超 300 家,中國企業占據半壁江山
IT之家 4 月 29 日消息,人形機器人場景應用聯盟今日發文,據新戰略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所統計,截至 2024 年 12 月,全球人形機器人本體企業數量已經超 220 家。其中,中國企業占據半壁江山,超過 110 家;美國企業占據 20%,超過 45 家;日本企業占據 10%,超過 22 家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這一統計僅包含已發布相關產品或樣機的企業,是一個較為保守的數字,實際從事人形機器人研發的公司數量可能更多。
在中國的人形機器人企業版圖中,廣東、北京和上海三地產業發展中心,集聚了較多企業,而浙江、江蘇、四川、安徽、山東等省份也在奮起直追,紛紛發布相關政策。
在城市分布上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三城合計占據全國本體企業數量的 60%。
北京擁有小米機器人、星動紀元、銀河通用、睿爾曼智能等代表企業;
上海則聚集了智元機器人、傅利葉、開普勒等實力玩家;
深圳則是優必選、越疆機器人、樂聚機器人、眾擎機器人、數字華夏、帕西尼感知等企業的根據地。
這種區域集聚效應不僅推動了技術創新與資源整合,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產業生態的形成。

報告顯示,進入 2025 年以來,盡管圍繞人形機器人賽道的質疑聲不斷,但全球市場熱度依然高漲,入局者持續增加。從企業屬性來看,在人形機器人本體研發企業中,成立五年以內的初創企業占比達到 42%,跨界企業占比 11%,涵蓋家電、汽車、互聯網等領域;專業機器人企業占比 38%,而機器人零部件企業占比 9%。

在 2025 年第一季度,又一批企業加入到人形機器人的競爭中,擎朗科技、越疆機器人、美的等多領域企業紛紛發布了人形機器人相關產品,比亞迪、寧德時代等行業巨頭也傳出正在籌備自研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消息。
隨著參與者不斷擴展,據新戰略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所初步統計,截至 2025 年 4 月,全球人形機器人本體企業數量已超 300 家,中國企業數量更是超過 150 家,競爭局勢日益激烈。

IT之家查詢獲悉,“人形機器人場景應用聯盟”于 2024 年 7 月由二十余家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企業發起并成立,包括銀牛微電子、優必選、宇樹科技、智元機器人、云深處科技、高通、科沃斯、銀輪股份、偉創電氣、坤維科技、億嘉和、華盛控科技、臺達、開普勒、步科電氣、欣旺達、潤新機械、泰山體育集團、富士康科技、中廣核檢測技術、紐格爾、微億智造、數字華夏、南京市保、帕西尼感知、艾比仿生、道氪云等。

來源:IT之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