統一推送工委會時隔一年半發文:17 家品牌加入,今年適時啟動 ID 互聯互通相關標準制定
IT之家 5 月 13 日消息,“統一推送工委會”(以下簡稱“工委會”)自 2017 年 10 月成立以來受到了產業界和用戶的關注。今日,工委會時隔一年半發文,透露了目前的工作進展。

工委會表示,在以設備 ID 為基礎的通知欄消息規范化管理方面:
2018 年,工委會相關標準完成制定;
2019 年底,我國主要終端廠商完成了相關標準的適配和改造;
2020 年,統一推送聯盟基于推送能力開發的“推必達”、“推必安”等相關能力得到了產業界的應用;
2021 年,統一推送工委會深度參與中國信通院與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“統一移動基礎能力平臺”(UMS),助力我國移動互聯網自主技術創新和相關生態建設;
2022-2025 年,工委會持續推動我國智能終端廠商適配相關標準,推動通知欄消息標準化統一化,降低開發者接入成本,提升用戶使用體驗;
截至 2025 年 5 月,已有華為、榮耀、OPPO、realme、一加、中興、三星、vivo、iQOO、小米、紅米、聯想、拯救者、nubia、魅族等多家廠商支持通知欄消息(PUSH 彈窗)的統一推送標準。

在以身份 ID 為基礎的通信短消息規范化管理方面,統一推送工委會聯合運營商及行業組織,在 2023 年共同提出了“匿名訂閱通信服務”的技術實現方案,其核心是,在用戶主動授權后,通過運營商核心能力為用戶生成“臨時號碼”暨匿名 ID,代替用戶手機號碼,以保障用戶在瀏覽、咨詢、訂閱信息后,其個人信息無法被應用獲取,保護了用戶的隱私。由統一推送工委會推動、中國互聯網協會歸口的《匿名訂閱通信服務技術規范》標準已編制完成。相關能力已完成聯調,并聯合行業完成了多輪內測。

工委會表示,相關能力及服務的統一,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開發者的開發成本,在能耗、信息安全、個人信息保護方面提升了用戶體驗。但仍需看到,推送消息的本質是通過標識體系觸達到用戶所使用的設備,進而向用戶傳遞消息。當前移動互聯網生態體系中,設備 ID 和身份 ID 的割裂已成為構建全場景統一推送體系的最大障礙。
同時,當前的 ID 是移動互聯網數據的關鍵基礎,隨著數據要素的價值越來越受到關注,基于可信數據空間等方式開展數據要素流通,發揮數據要素的價值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。當前 ID 體系也逐步顯示了一些問題,對移動互聯網生態通造成影響:
隱私保護:ID 體系往往關聯著大量用戶的個人敏感信息,如姓名、聯系方式等。一旦這些信息被泄露,可能導致用戶遭受隱私侵犯、詐騙等問題,引發用戶對隱私保護的擔憂。虛假身份:ID 的真偽難以確認。由于流量的購買機制,一些人利用虛假 ID 騙取廣告營銷費用,給企業造成損失。
多平臺 ID 互通:用戶通常會在多個不同的互聯網平臺上注冊賬號,不同平臺的 ID 體系相互獨立,數據難以共享和整合,也限制了企業對用戶全面畫像的構建。
安全風險:ID 體系依賴于信息技術系統來實現身份識別和認證等功能,這些系統可能存在技術漏洞和使得用戶信息泄露。
IT之家從工委會公告獲悉,為解決全場景統一推送體系當前面臨的問題,推動移動互聯網行業 ID 體系融通發展,打造適用于我國數據合規流動的 ID 互聯互通機制,統一推送工委會將根據國家數據局《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(2024-2028 年)》的精神,探索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,打通多平臺兼容及現有的 ID 體系互通,促進數據要素合規高效流通,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,今年將適時啟動相關的標準制定。

來源:IT之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