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盟隱私戰(zhàn)再下一城:基于追蹤的在線廣告被判定違法
IT之家 5 月 15 日消息,比利時上訴法院今日作出裁定,認為目前廣泛應用于線上廣告的“透明度與同意框架”(TCF)在歐盟屬于違法行為。
據外媒 Engadget 報道,當前的線上廣告主要依賴“實時競價”(RTB)機制,廣告商基于 cookies 跟蹤用戶行為收集的數據進行出價,從而爭取廣告位。TCF 由“互動廣告局”推出,旨在規(guī)范網站請求用戶追蹤授權的流程。但早在 2022 年,監(jiān)管機構就裁定,不論是 TCF 所收集的“同意”,還是 RTB 中獲取的用戶數據,均不符合 GDPR 要求。
愛爾蘭公民自由委員會“執(zhí)法”項目負責人 Johnny Ryan 博士表示:“法院的裁決清楚地揭示,谷歌、亞馬遜、X、微軟等公司所使用的同意系統(tǒng),實際上誤導了數以億計的歐洲用戶。”
作為反對當前廣告技術體系法律行動的主力推動者,Johnny Ryan 表示,科技公司用虛假的彈窗掩蓋了大規(guī)模的數據濫用,把原本應當保護用戶的 GDPR 弄成了每天令人煩躁的干擾。
提出上訴的 IAB Europe 對此裁決的回應中,更多的是對自己“免責”的釋然。聲明指出:“市場法院否定了比利時數據保護局的認定,即 IAB Europe 與 TCF 參與方在用戶數據處理上構成‘共同控制者’,例如用于數字廣告的目的。”
該組織補充稱,已提出對 TCF 機制的修改建議,更準確地反映其“有限控制角色”,并已將修訂提交監(jiān)管機構。此前的裁決曾令該組織面臨罰款,并被要求重建整套廣告技術框架。
盡管本次判決可視為隱私倡導者與歐盟網民的一大勝利,但廣告業(yè)和技術平臺下一步將如何調整,仍是未知數。最可能的情形是,監(jiān)管機構將繼續(xù)審查 TCF 的修訂版本,因此各種“同意彈窗”或許短期內仍將持續(xù)存在。
來源:IT之家